close

0604.png

親密育兒法好?還是百歲醫生?書上說應該要定食定量,多一點少一點都不行!書上說身體狀況沒問題,哭了也不用抱,累了自然就會停!

我是一個很懶惰的媽媽,就算在第一胎時買了幾本書卻都從來沒有看完過。理由很簡單,書上:如何判斷孩子哭聲所代表的意義,我怎麼看、怎麼比對哭泣中的 Baby 都和書上說的不一樣。想像一下,你在青春期時拿到一本"戀愛指南",上面告訴你約會時要說什麼話、穿什麼衣服、結果真正約會時不是口吃亂講話,就是背得哩哩拉拉。結果妹子沒把到,到是多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標籤。

有的書告訴我們,嬰孩時期如果寶寶哭泣了沒有給予擁抱,會讓他們沒有安全感。
有的書告訴我們,哭了就抱會慣壞孩子,他們會用哭的予取予求。
有的書告訴我們,法國人的教育重視飲食教育,從幼兒園就要開始學習餐桌禮儀。
有的書告訴我們,美國人的教育重視自由平等,鼓勵孩子用五感去探索世界。
有的書告訴我們,挪威人的教育重視獨立自主,普遍一歲就開始上幼稚園、和自己獨立睡一間房。
有的書告訴我們,德國人的教育重視一技之長,學會自主生活能力比成績單表現更為重要。

教養方式百百種,核心理念都不一樣有優點也有缺點,要實施哪種教養方式只有你自己能做決定,最了解孩子的不是書的作者而是孩子的爸爸媽媽。書上的經驗分享或部份的科學佐證都只是樣本數下的一部份,但每個孩子的特質都不一樣,跟生產製造不同,我們沒辦法使用一樣的 SOP 來確保良率。將將 Baby 和 01 Baby 個性就截然不同,一個天生怕生有嚴重的分離焦慮症、一個好動愛探索安全感十足,孩子的感受度和接受度完全不一樣,如果我們硬是塞一個模子給他們,不僅容易讓家庭氣氛變差,還有可能讓孩子提早經歷多個叛逆期。

然而在接觸新領域的事物時,透過書籍來增加知識應對是很有益處的,但閱讀親子育兒相關書籍時記得把握三個原則:

(一)只有你最了解自己的孩子

每個孩子天性和氣質都不同,和孩子朝夕相處的是你,只有你可以判斷孩子的狀況是否適合用書上的方法來教育。書的例子和方法不是這麼絕對,因材施教才能有效達到目的

(二)廣泛閱讀不同文化或學派

教養方式跟程式不一樣,不是只有 0 或 1 的兩極。在學習新的知識時,從多個理論、學派、文化大量閱讀,更能讓你找到自己獨一無二的育兒方式。建立屬於你家的教養方式,而不是對書上內容照單全收。

(三)放了自己一馬

當你沒辦法好好教育孩子時,不要怪罪到自己頭上,每個人都是在有了孩子後才開始學習怎麼帶孩子。當爸媽用錯方式、或是說錯話與孩子互動,不要責備自己。指責無法改變現況,唯有不斷探索新方式才能跳出框架

當爸媽的好處,就是無時無刻都和孩子一起成長。縱使過程中有酸甜苦辣,也都是你們家一起進階和前進的養份。

你家也有孩子使用手冊嗎?參考參考就好,凡事沒有絕對。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jiang2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