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27 歲時,你人生最重要的目標是什麼?絕大多數人會以工作為重對吧? 至少我是這樣,也因為如此,將將 Baby 從出生開始就在我爸媽家住到兩歲半。

0630.png

「你小孩不接回來自己帶嗎?個性三歲以後就很難改了唷!」在辦公室偶爾遇到 01 先生的朋友閒聊著。
「兩歲以後就很難了,不用三歲!」另一位同事聽到了跟著一起討論。

週遭像我們這樣的"假日父母"並不多,大部份有孩子的家庭不是送公婆或娘家,就是往托嬰中心或褓姆家送,下班後再接回自己家。礙於我跟 01 先生都不是台北人,在沒有後援又都常加班到九點十點的情況下,在將將 Baby 出生前,我們就規劃好要讓她留在外公外婆家。

「三歲定終身」這句諺語在坊間的育兒書藉和網路文章都有類似的理論,主張孩子的大腦發育在三歲時就約可完成八成,六歲後接近九成。0~3 歲的孩子,父母教什麼、孩子就吸收什麼,約在三歲左右人格就已經定型。周遭朋友苦口婆心的勸我們早點把將將 Baby 接回來,不然到時會一個頭兩個大,我們當下不以為意,想想不就是長輩比較寵孩子,哪家不是呢?加上娘家帶孩子比起粗手粗腳的我還要細心又到位,兩老又住在鄉下,綠地多、家裡空間大,怎麼想都覺得是讓孩子快樂成長的好環境。但隨著日子一天一天過去,總有哪裡怪怪的。

(一)你委外的不是育兒瑣事,是教養權

「要跟把逼媽咪回家過週末了唷!掰掰~」週五到了,偶爾我們會把將將 Baby 接回台北或公婆家過週末,外婆開心的和外孫女道別,心想終於可以享受幾天清閒的日子。
「我不要!我不要!嗚嗚嗚~我要外婆我要外公!」將將 Baby 崩潰大哭不想離開外公外婆的家,就算上了車也不肯罷休,就是要崩潰大哭來抗議不想分離的心情。

很明顯的,將將 Baby 認定的主要照顧者,是外公外婆,而不是身為假日父母的我們,就算週末結束分離時,她也是開開心心的和我們說 Bye-Bye 一點也不眷戀,平日視訊甚至會不時想把視訊關掉,這樣才能專心和外公外婆玩耍。她和我朋友家的情況不一樣,一樣是假日父母,他們的孩子在平日會很想念父母親,週末要分開時會大哭不願分開。沒想到外婆照顧太給力、外公大玩偶太有趣,反倒是取代了她心目中父母的地位。

長輩教養孩子最聽不得的就是孩子哭,正因為如此,只要有不順心的事,將將 Baby 就會堅持用哭的來表達或達到目的。就算週末時她知道這招對爸媽沒用,等到回到外公外婆家,又依舊變回哭泣小霸王。假日父母,就幾天相處,能有多少影響力?學到好習慣妳會覺得安慰,學到壞習慣教起來一肚子氣。

(二)自己的孩子自己教,你不會樂見孩子價值觀與你不一樣

在將將 Baby 兩歲的時候我們在娘家附近買了房子,為的就是半年後將她接回家自己帶,雖然拉長了上班通勤的時間,但親子感情培養和價值觀建立迫在眉睫,一刻都不容拖延(以三歲為基準的話)。將育兒大小事委外,就算是自己父母,價值觀也差很大。

「外婆說什麼事都要放在心裡,不要講出來,可是我好想講出來」
「為什麼妳跟外婆說的都不一樣?為什麼呢?」
「外公偷偷給我吃了巧克力冰淇淋~」

剛開始接回家的時候,每當看到將將 Baby 的衛生習慣很好或是很有禮貌,就會很欣慰,心想著還好是給爸媽帶的,可以教這麼好。但當她開始沒有節制的吃零食、吃飯配電視、一不如意就用哭的表達時,媽媽耐性很容易就被磨光。兩歲的孩子,已經會跟你討價還價,挑戰妳和外公外婆的價值觀差異,這時候若兩邊沒有橋好變成兩套標準,那不管怎麼教,最終都是徒勞無功。

(三)零經驗的母親,孩子怎麼看?

如果妳沒自己教過孩子、沒帶過孩子,那麼母親這個職能,經驗值就是 0。我們都是透過不斷的練習去學校新的技能、身份,例如:結了婚才學著怎麼當太太、怎麼當媳婦。一旦孩子出生,母親這個職務就會跟著妳一輩子,但一個零經驗值的母親?孩子會怎麼看你呢?

「媽媽,為什麼你不能好好跟我溝通呢?我覺得你可以跟我好好說阿~外婆都有跟我好好說」
「媽媽,你自己也都吃零食,為什麼我不能吃?零食哪裡不健康?」

學齡前的孩子,會學習照顧者的一舉一動,他們反射了我們所有的壞習慣。在教養孩子的同時,我們有機會去反思自己哪裡不夠好、哪裡需要改進,可以和孩子一起成長。但如果將育兒委外,成長的就只有孩子,當孩子會判斷是非對錯時,零經驗的母親會更難以勝認教養的工作,嚴重一點還會出現親子代溝。

還在思考是否要把育兒大小事委外當假日父母嗎?千萬不要,就算累晚上也要接回家。委外時間越長,孩子就越難教阿!

arrow
arrow

    jiang2hao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